附件: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檢查用表 |
|||
項目名稱: |
|||
序號 |
檢查項目 |
檢查內容 |
存在問題 |
1 |
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
施工企單位是否開展對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安全隱患自查,項目部、監(jiān)理部是否定期開展檢查 |
|
總分包單位是否簽訂合同、安全生產協(xié)議,是否對分包單位資質、人員資格進行審核 |
|||
安拆專業(yè)分包單位相關負責人、安全員是否在崗履職 |
|||
2 |
施工方案 |
是否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進行設計計算 |
|
專項施工方案是否按規(guī)定審核、審批 |
|||
專項施工方案是否按規(guī)定組織專家論證,程序是否完善 |
|||
3 |
安全裝置 |
是否采用機械式的全自動防墜落裝置或技術性能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 |
|
防墜落裝置與升降設備是否分別獨立固定在建筑結構處 |
|||
防墜落裝置是否設置在豎向主框架處與建筑結構附著 |
|||
是否安裝防傾覆裝置或防傾覆裝置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 |
|||
在升降或使用工況下,最上和最下兩個防傾裝置之間的最小間距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 |
|||
是否安裝同步控制或荷載控制裝置 |
|||
同步控制或荷載控制誤差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 |
|||
4 |
架體構造 |
架體高度大于5倍樓層高 |
|
架體寬度大于1.2m |
|||
直線布置的架體支承跨度大于7m,或折線、曲線布置的架體支撐跨度的架體外側距離大于5.4m |
|||
架體的水平懸挑長度大于2m或水平懸挑長度未大于2m但大于跨度1/2 |
|||
架體懸臂高度大于架體高度2/5或懸臂高度大于6m |
|||
架體全高與支撐跨度的乘積是否大于110㎡ |
|||
5 |
附著支座 |
是否按豎向主框架所覆蓋的每個樓層設置一道附著支座 |
|
在使用工況時,是否將豎向主框架與附著支座固定 |
|||
在升降工況時,是否將防傾、導向的結構裝置設置在附著支座處 |
|||
附著支座與建筑結構連接固定方式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 |
|||
6 |
架體安裝 |
主框架和水平支撐桁架的結點是否采用焊接或螺栓連接或各桿件軸線是否交匯于主節(jié)點 |
|
內外兩片水平支承桁架的上弦和下弦之間設置的水平支撐桿件是否采用焊接或螺栓連接 |
|||
架體立桿底端是否設置在水平支撐桁架上弦各桿件匯交結點處 |
|||
與墻面垂直的定型豎向主框架組裝高度低于架體高度 |
|||
架體外立面設置的連續(xù)式剪刀撐未將豎向主框架、水平支撐桁架和架體構架連成一體 |
|||
7 |
架體升降 |
兩跨以上架體同時整體升降采用手動升降設備 |
|
升降工況時附著支座在建筑結構連接處砼強度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或小于C10 |
|||
升降工況時架體上有施工荷載或有人員停留 |
|||
8 |
檢查驗收 |
構配件進場是否辦理驗收 |
|
分段安裝、分段使用是否辦理分段驗收 |
|||
架體安裝完畢未履行驗收程序或驗收表未經責任人簽字 |
|||
每次提升前是否留有具體檢查記錄 |
|||
每次提升后、使用前未履行驗收手續(xù)或資料不全 |
|||
9 |
腳手板 |
腳手板未滿鋪或鋪設不嚴、不牢 |
|
作業(yè)層與建筑結構之間空隙封閉不嚴 |
|||
腳手板規(guī)格、材質是否符合要求 |
|||
10 |
防護 |
腳手架外側未采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或網間不嚴 |
|
作業(yè)層未在高度1.2m和0.6m處設置上、中兩道防護欄桿 |
|||
作業(yè)層未設置高度不小于180㎜的擋腳板 |
|||
11 |
操作 |
操作前是否向有關技術人員和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
|
作業(yè)人員未經培訓或未定崗定責 |
|||
安裝拆除單位資質不符合要求或特種作業(yè)人員未持證上崗 |
|||
安裝、升降、拆除時未采取安全警戒 |
|||
荷載不均勻或超載 |